江苏幼儿园的死亡课程
作者:林孤1每一寸进步的欢喜,都需要千万人为之努力。12月8日,江苏常州市。五星幼儿园因为一节“死亡课程”,火上了热搜。天鹅班的小朋友在开展林地课程的过程中,对皮球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研究皮球虫的外形,还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甚至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抓皮球虫。自然界的万物,皆是生命灵性。孩子们把皮球虫装在瓶瓶罐罐里,放在幼儿园里每天进行观察。可是有一天,突然有个小朋友发现,自己养的皮球虫一动不动,像是“死掉了”。而皮球虫的死亡,正是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什么叫做死亡?”就此为契机,一堂“死亡课程”的生命教育,展开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谈论死亡的话题,并且脑洞大开的猜想人类死亡之后会变成什么。然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给皮球虫举办了一场葬礼——火葬。欣慰的是,这一堂“死亡课程”教育,没有引来家长们的不满,得到了高度一致的好评支持。园长表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课程的开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根据孩子们的变化而调整。”29月20日,一位老师被学生家长举报了。——举报的理由,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性教育”有关的怀孕知识。这彻底地激怒了一位家长:“我的女儿才9岁,你给她讲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什么,明天我就去校长那里投诉你。”当时这条话题,在微博热搜上的相关讨论热度,阅读量突破了11亿。——年了,还有这样“奇葩思维”的家长。9岁教育性知识,你还嫌太早了?我觉得这都太晚了!你嫌你家孩子年龄太小,不应该过早的接受性教育,坏人从来不嫌弃你孩子小,猥亵性侵的幼童,年龄4、5岁的受害者,大有人在。很多中国式思维的家长,除了“奇葩”两个字,实在令人想不起其他的形容词来。3被举报投诉的老师感到很委屈。因为班级里恰好有一位老师怀孕了,所以没能来上课,孩子们好奇就问什么是怀孕。然后老师觉得这正好是一个机会,可以给孩子们普及一些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却不想惹怒了家长,遭到举报。倘若今天江苏幼儿园的“死亡课程”也被家长举报投诉,“我孩子才6岁,你给他谈论生死这些晦气的东西干什么,明天我就去校长办公室投诉你。”得,好不容易突破空白区域的教育创新,又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等到他日,女童被猥亵性侵了,都不自知不敢告诉父母;等到他日,男孩子稀里糊涂的跳楼自杀了,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自杀。——然后,这一群家长开始跳出来斥责学校和老师,批判中国当下的教育风气,“教书育人的地方,你们都教了些什么?”4自年恢复高考以来,长达40年的时间里,教育分数论,就成了中国教育体系里,最硬核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条标准法则。时代发展、互联网信息爆炸、孩子们一代接一代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却不能推陈出新。40年的教育历程里,性教育、心理学教育、死亡教育,仍然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三大空白。教育部没有明文规定设定这些“辅导课程”,家长们“谈性色变”,中国人最忌讳谈死亡话题,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在这些困顿的外部环境之下,分数唯一论之外的其他教育课程,进行的举步维艰。好不容易,有那么几个开明一点的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传授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却还要遭到家长的炮轰。孩子成为了考试的机器,家长变成了教育投资者。除了金榜题名,教育的其他价值,不值一提。17岁的孩子从大桥跳下、14岁的孩子校园霸凌杀人、16岁的女孩怀孕打胎、研究生自杀、博士生跳江...那些教育产业化后的“失败教育产品”,分数没有过线,可假如性教育和死亡教育的课程分数,能够过线的话,兴许就能保住他们一条命。许多孩子,还没活明白,就稀里糊涂的死去了。世卫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近80万人死于自杀,几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自杀是导致15—29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在我国,自杀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觉得恐怖?40秒的空白暂停里,就有一个人选择了自我终结生命;80万人的生死困局里,每年都走不出死亡之塔。社会病了,成年人病了,教育系统病了,孩子,能不病吗?这么多触目惊心的过往案例,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吗?5进一寸的欢喜,需要千万人为之努力。难得,今天的教育课程,勇敢的往前迈出了一步。老师开始有意引导孩子们了解性知识了,学校开始有“目的”的开展死亡课程了。除去分数唯一论外,教育体系里开始有人醒过来了,“教育孩子成才之前,要先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我反感于每一次的悲剧发生后,我们无能为力的愤怒与痛哭。我更寄希望于,在悲剧既成事实之后,我们真的能够做到痛定思痛,避免下一次的悲剧发生。时代功利特性至此,人类精致利己主义深入骨髓,改变这个当下污浊风气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够倚仗的,其实只有“教育”。源头上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一点一滴的修复、一日一年的进取,最终才有可能换来我们憧憬的理想国。更多开明的老师出现,更多理性的家长觉醒,更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创新,才会让下一代人,更好的去接班并且建设这个国家的未来。当初八百勇士为何要死战在四行仓库?——要用自己的死亡,去唤醒更多的人。今日有人突破常规开始扭转教育产业化恶果之后进行微弱的教育创新,我们应该予以支持,而不是谴责。总要有人,勇敢站出来,向那些固化的僵硬堡垒,发起挑战。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我们奔跑了太久,以至于都遗忘了当初为何出发。当我们内心澄明如镜,便会无所畏惧,勇敢向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rmwch.com/scxzl/15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