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
补血重点是调脾
血虚的症状
血虚的症状:脸色发白、没有血色、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心悸、头晕、失眠
2.血瘀
血瘀的症状:脸色暗沉、唇色深发乌发紫、身体局部疼痛
血瘀的人易得心血管疾病、易发胖
3.血寒
血寒的症状:怕冷、肚子和腿会冷痛、手脚冰凉
4.血热
血热症状:1.身体发热、有出血现象、流鼻血、牙龈出血、尿血、咳血2.白头发、心烦气燥、情绪不稳定
80%的人都是虚火,因此,不能用清凉的药,会伤到元气,要引火归元,暖肾是最重要的。实火才可以吃清热去火的药。
实火的症状:全身上下都热、爱出汗、非常渴、小便黄又少、大便干燥。
实火症状
虚火最常见的上火症状:80%的人上火都是虚火,虚火的引发原因之一是阴虚
阴虚
阴虚的症状:手心脚心很热、晚上睡觉出汗、心情烦躁。
阴虚的症状
虚火上浮的症状:口舌生疮、口腔溃疡、脸上长痘
气滞是引起上火的原因之一
气滞的症状:心胸和腹部有憋闷、腹痛和窜痛,喜欢叹气
气虚是引起上火的原因之一
气虚的症状:爱出汗、一动就气喘吁吁、爱疲劳
气虚的人不适合过度运动,大量出汗、蒸桑拿
汗血同源,汗出多就相当于出血.气、血是人体的一对阴阳,阴阳平衡了就百病不生了.运动后不能马上洗澡,需要休息至少30分钟
一、舌质
(一)红舌
凡见红舌,均系热证,凡温热病初起,舌质深红者都是伏气温病,因为郁热在里的缘故。
1.舌尖红赤起刺,系心火上炎,治宜清凉泻火。
2.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者,系心火内燔,热毒熏蒸。
3.舌红中有红点者系热毒更盛。
以上二证均可于清凉泻火中加入解毒药品。
4.舌质光红柔嫩,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干燥无津者名镜面舌,系津液枯竭的现象,温病后期多见此舌。
5.舌淡红无色,干而不荣者,系心脾气血虚弱,胃津已伤,气不化液之证,用药不可过于寒凉,可仿炙甘草汤法治之。
6.舌四边色红,中心干燥,兼黄白苔者,系上焦气分无形之邪热灼伤津液,切忌早用咸寒滋腻血分的药品,以免邪不外解,有误病机。
7.红舌兼黄白苔者,系上焦气分之邪未尽,不可早用滋腻血分之药。
(二)绛舌
绛,系红色之深者,舌色由红而绛,乃热邪深入,由营分入血分的主要表现,以苔之有无,色之深浅、鲜晦,质之燥润、荣枯为辨证的准则。但必须结合其他营分血分的症状方能准确辨证。
1.舌绛而不干燥,兼有黄白苔者
系邪入营分血分,而气分之邪未尽,滓液未伤。治宜宣气透营,使邪仍由气分而解,不可单纯用凉血药,因血药滋腻,易致邪气遏伏,不能外透。
2.舌纯绛无苔,色鲜泽者
乃舌苔尽化,邪已人营血。治宜清营凉血。若邪入心包络则神昏内闭,治宜清心开窍,轻者用菖蒲、郁金开之,重者用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芳香开窍;若兼火痰,必致痰火内闭,更当加西黄、川贝、竹沥、竺黄之类清火豁痰。
3.舌绛,兼有粘腻,似苔非苔现象者
乃营分有热,夹秽浊之气也。治宜清泄营热,兼用芳香逐秽之品。
4.舌绛,望之若干,扪之有津者
乃津液不足,湿热熏蒸,痰浊将要蒙蔽心包。急宜化痰泄浊,清心开窍。
5.舌绛而中心干燥者
系心胃火燔,劫灼津液也。治宜清营救液。
6.舌绛而光亮如镜者
系心营被灼,胃阴亦亡也。治宜急用甘凉濡润之品大剂频服,色转红活者可救,板滞者多不救。(红活、板滞系津液复与否的表现。)
7.舌绛苔少,兼脉虚气弱欲脱者
系温邪深入下焦,劫灼真阴,邪少虚多之证。治宜急用大剂咸寒救阴。兼手蠕动者,宜加潜阳之品以镇摄内风。
8.舌绛不鲜,舌质干枯而萎者
系肾阴将竭之危证。治宜急滋阴液,缓则肾阴涸极,无法挽救。
9.初起舌红绛无苔,经清营透泄治疗后,红绛渐退,苔垢渐生者
乃伏气温病,由营分血分转出气分也。
(三)紫舌
紫较绛色更深,舌由绛变紫,系热势更盛之表现,但淡紫、青紫多是寒证。
1.舌紫而干燥
系热结下焦,劫灼肝肾之阴,这是一种坏证,虽兼大便秘结、齿黑、唇焦等里热证,不可攻下。治宜滋水养阴,佐以清热。
2.舌焦紫起刺,形如杨梅
为热邪深入血分,甚则引起痉厥之证。治宜清热凉血,兼痉厥者兼用熄风之药。伴有大便秘结者,乃大热大毒之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更衣丸,加金汁、人中黄之类大清大解。
3.舌紫而干枯,或如猪肝晦暗无津者
都是肾液已竭难治之症。
4.舌淡紫而带青滑,兼恶寒肢冷、脉微者
阳虚有寒也。治宜温运。
5.舌紫而瘀暗,扪之润泽,或兼胸胁腹部刺痛者
乃胸膈素有瘀血,遇热传营血,二证互结之证。治宜清热散瘀,否则易导致如狂之变证。
二、舌苔
(一)舌无苔
多系表证。脉诀云:舌上无苔为在表。但必须兼有表证症状,否则为正常现象。
舌无苔而舌质异常也是病象。
(二)白苔
1.白苔在诊疗方面应注意苔之厚薄和燥润,以及其他一些情况。
(1)薄厚:薄者病在表而势轻,厚者邪多偏里而势重。
(2)润燥:润泽者系津液尚足,干燥者系津液已伤。
(3)湿痰、秽浊:粘腻者多夹湿痰,腐垢者多兼秽浊。
(4)可下、不可下:白苔一般不可下,但白砂苔非下不可。
(5)轻重:白苔病情一般轻浅,但白霉苔病情十分险恶。
2.根据白苔的具体表现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舌苔薄白而润,舌质正常者
兼恶寒重,发热轻,口中和,小便清白等,为外感风寒的太阳病。治宜辛温解表的方法。
(2)舌苔薄白而滑者
兼头身疼重,寒热无汗,胸闷者,为湿温初起。治宜“雷氏芳香化浊法”。
(3)舌苔薄白欠润,舌边或舌尖色红者
兼开始微恶风寒,继则但发热不恶寒,口干,小便黄,为新感温病或新邪引动伏邪的春温病。治宜辛凉透解、辛凉解表等方法。
(4)舌苔薄白而干,舌边或舌尖色红者
为表未解而肺滓已伤的证候。治宜凉散之中佐以甘凉生津之品。凉散即辛凉解表之法,甘凉生津之品常用生石膏、花粉、玉竹、麦冬、知母之类。注意此时生津之品不宜过用,恐柔润滞邪。
(5)舌苔白厚而粘腻者
或兼吐浊厚涎沫,为温邪夹湿之证。治宜芳香辛散之品.如藿香正气散之类。
(6)舌苔白厚而干燥者
为胃燥气伤之证。治宜滋润药中加甘草。滋润药用生石膏、麦冬、元参、生地、知母之类,甘草取甘守津还之意。
(7)舌苔白腻而质绛者
有两种现象:
一系湿遏热伏之证,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湿透热(系化湿法中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湿渐化热或湿遏热伏之证,如小陷胸汤),次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使胃气化而津输布,舌虽干燥(这是湿化以后的现象,与标题上的腻并不矛盾),也易转润而热随汗解。
二系营分有热兼夹痰浊,脉滑胸闷,须防浊痰蒙闭,形成神志昏迷之证。
(8)舌苔白如碱状者
系胃中有宿滞,夹秽浊郁伏之证。治宜急行开泄,以防闭结中湿,不能外达。
(9)舌苔自如粉而滑,舌质四边紫绛者
系秽浊壅盛,热邪被其郁闭,不得透达于外,时疫邪入膜原,未归胃腑,多有此苔。治宜急速透解,以防传陷。
(10)舌苔由白变黄燥或变黑色者
白而兼黄者,为人气分之征象;变黄燥者,系邪已入胃腑,宜加大黄;变黑色者,病势更甚,宜承气攻下;一日三变者,其热更剧,更宜急下。
(11)舌苔白干硬如砂皮者
名为白砂舌,由于燥热过甚,津液被灼所致。治宜急行攻下,并佐以甘凉救液之品,最忌表散。(白苔主表,一般不可攻下,但此苔非急于攻下不可,这是应该注意的。)
(12)满舌生白衣如霉,或生白点如细碎饭粒,甚者弥漫满舌及唇腭者,叫白霉舌。多见于湿毒、湿温、伏暑等证,多系胃气败的征象,预后多不良。治宜急用甘淡养胃,待胃气渐复或可挽救,如口气秽恶,汤水难咽,或糜点拭去旋生,病多危险。
(三)黄苔
1.舌苔黄而兼白者
为邪在气分而卫分之邪犹未尽也,或系湿遏热伏。治宜辛凉开泄,宣透气分。不可轻投二黄苦泄之品,以免引邪入里。
2.舌苔黄而燥者
为邪已入阳明之里,热炽津伤,必大渴引饮。治宜辛凉清热,方用白虎汤之类。
3.舌苔黄厚坚敛或燥起刺,或中有裂纹者
症兼腹胀,硬痛拒按,大便秘者,系阳明热燥实之证。治宜攻下之法,以泄热救阴。方用承气汤之类,如增液承气汤。
4.舌苔黄而腻,或黄而浊,光滑不燥者
系无形之湿热熏蒸,虽兼脘痛痞胀,慎不可乱投苦泄攻下,宜从开泄为治,轻则用杏、蔻、橘等轻苦微辛之品,以宣通气滞,重则用枳实、黄连、半夏等。
5.黄苔兼黑者
为大热伤津也。
(四)黑苔
舌苔黑有寒热虚实之别,但温病实热证多,虚寒证少。
1.黑苔枯燥裂起刺,舌质干涩苍老者
是大热大毒之证,如腹硬痛拒按,脉沉数有力者,为津伤液燥,阳明腑实,治宜急下存阴,或与增液养阴之剂同用;如热邪尚未结实,腹不拒按者,宜用大剂清热之剂治之。
2.黑苔焦黑干枯者
脉虚数或细数,胸腹不胀满拒按者,系温邪日久不愈,深入下焦,津枯液竭,真阴衰微,水不制火之证。治宜急用大剂咸寒利水之剂,缓则液涸不救。此证绝对禁忌攻下!
3.黑苔,其黑色不浓或黑中灰滑而润,舌质也不红赤者兼脉微肢冷,便溏不渴等症者
乃虚寒证也。治宜温经回阳,佐以补气血之剂。王孟英云:“凡虚寒证,虽见黑苔,其舌必润而紫赤。”
4.温病初起遍舌色黑而润者
兼发热胸闷,渴喜热饮,此外无其他险恶症状者,乃胸膈素有伏痰,不必张皇。治宜凉散中佐以辛温或辛滑开泄之品。伏痰一化,黑苔自退。
5.温病后期,邪入血分,大量出血,舌质淡白无华,舌苔发黑者
乃阴伤气脱之证,其脉必微弱或虚数。治宜独参汤以益气固脱,绝不可拘泥于苔黑而恣意寒凉。
6.苔由黄转黑或黑而燥刺者
系温病大热伤津之证。
(五)灰苔
舌灰苔系由白苔或黄苔转黑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舌苔,在病势程度上较黑苔稍轻,诊断方法与黑苔大体相同。
1.灰苔而润或灰腻、灰黄者
如始病即见为湿温夹食或夹停饮之证,当随兼证决定治法。
2.灰而白腻,舌色红者
兼胸闷烦渴,为伏暑或湿温,湿热交阻,热处湿中之证。治宜苦辛淡渗,行气化湿。
3.灰苔清滑者
兼四肢逆冷,下利者,乃少阴虚寒之证。治宜温阳祛寒,方用理中、四逆等。
肾虚看舌头
舌的形态、大小、色泽等都能反映肾的功能,看口中的舌头就可以了解肾的情况。
1.正常舌头表现
舌体胖瘦适中,转动灵活;
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颗粒均匀,干湿适中,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
2.肾虚舌体大小
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舌质比正常舌红,呈绛红色,舌面无苔,为肾阴虚的表现。
舌体比正常舌胖大,舌质比正常舌淡,娇嫩,舌边有牙齿印,舌苔白,为肾阳虚的表现。
3.舌有裂纹
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明显的裂纹,称为“裂纹舌”。裂纹舌多为肾阴虚的表现。
4.舌面无苔
舌面没有舌苔,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是肾阴虚损严重的表现。
5.舌根无苔
舌根属肾,因此,舌根部位的变化反映肾脏的情况。比如,舌的其他部位有苔,而舌根部位没有苔,是肾阴虚的表现。
6.舌苔发黑
一是舌质红,舌苔发黑而干燥,甚至干裂,或生芒刺,为热邪极盛、肾阴枯竭的表现,为危重证候;
二是舌质淡,舌苔黑而滑润,为肾阳虚衰的表现,也是危重证候。
生活中的健康误区:每人每天要喝8杯水
生活误区谈,每天要喝8杯水
人每天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补水,如果补水补不好会造成脾肺肾的负担
怎样补好“水”:
1.猪油可以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锁住水分,喝油也能补水。
炒素菜的时候后放盐可以更好的吸收素菜中纯天然的水
怎样补好“水”:
2.吃好的蔬果如:甘蔗、马蹄、猕猴桃、藕(藕粉)、葛根(葛根粉)
体内有坏“水”的症状:水肿
水肿的三种类型:
1.风寒水肿(突发性脸肿);治疗风寒水肿主要是祛风寒
2.脾湿水肿(下眼皮肿、全身肿);治疗脾湿水肿的方法:冬瓜虾皮汤(冬瓜要带皮,加胡椒粉)
3.脾肾阳虚水肿(脚肿、腿肿);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的方法:小茴香籽炖鳝鱼
体内有坏“水”的症状:痰湿(肥胖)
治疗痰湿肥胖的方法:陈皮荷叶茶,每天当茶喝
痰湿肥胖的症状:有痰、喝水都胖、身体沉重、心脏负担重、爱睡觉
气虚肥胖的症状:肉比较松软、体重不重、体积大、爱出汗、容易感冒
气虚肥胖的人不可以喝陈皮荷叶茶,气虚肥胖的食疗方法:黄芪粥、蚕豆
血瘀型肥胖症状:肥胖、脸色暗沉、唇色深、比较难减肥
血瘀型肥胖食疗方法:山楂甘草茶
山楂甘草茶的做法:30克山楂加6克甘草,冷水下锅煮开10分钟
不同的人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选择正确的减肥方法
特殊人群的食疗方法:
1.熬夜:墨鱼汤
炖墨鱼汤时切记不要去骨,血热时,骨头有固血的作用,过敏体质的人要特别带骨头炖
2.胆结石:金蛋羹
金蛋羹的功效:消积食、助消化、健脾胃有助于治疗胆结石、胆囊炎
3.习惯性流鼻血的人:素烧双茄
素烧双茄的做法:西红柿切片盐腌制,将带皮茄子两面煎软,加西红柿和大蒜一起炒。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