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抓主症的认识崩漏治验1则

一、何为主症?

《说文》:“主,镫中火主也,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通“炷”,引申为“主宰、决定”之意;症,通“癥”,从疒,正声或徵声,本义为症状、症结、病象。合而言之:主症,就是疾病之内在基本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可以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要脉症。一般而言,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相对特殊的主症,历代医籍均有总结记载,只需我们博采众方即可获得;但存在特殊情况,即有时某病的主要症状恰好不是我们要抓的主症,甚至与其有毫厘千里之差,所谓“大奸似忠、大巧若拙”,人有斯人,病亦有斯病,此即张景岳“独处藏奸”之谓也。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辨证“入细”的功夫修炼,同中求异,辨别疑似。

二、抓主症之我见

“抓主症”起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于现代已故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我认为:《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和“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两句以及每篇篇名“辨某某病脉症并治”中的“脉和证”落实到辨证论治,正是“抓主症”所言的“主症”。并且从原书“某某药(方)证”的提法和历代伤寒学家“以方类证”的见解中,我们可以看出方剂和主症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有是证必用是方”和“用是方必见是证”的“方证辨证”体系的建立和实践运用,很好的证明了“抓主症”的思想方法是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是辨病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众所周知,临床上一切辨证方法均开始于“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脉症,而落脚于一张处方的完成。对此,现代已故伤寒临床大家胡希恕前辈更是有明确的论断,即“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三、几个问题:

①为何抓主症?

疾病具有是复杂、疑似、多变的特点,所以辨证论治的关键在于抓住其中的主症,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②如何做到抓主症?读书积累加反复实践。

③如何抓主症?抓住“主诉”问深全,四诊时要有目的,层层分析,牢记整体表现与局部症状具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之辩证关系,通过病因病机的透视而一以贯之。

抓主症辨证论治举例——崩漏验案实录1则

四诊

李某,女,31岁,已婚,年9月1日初诊。

主诉:月经滴沥不尽1月

伴随症状:

1、经常咳嗽,无痰,胸闷

2、胁痛,腹胀,口苦口臭,自觉双目干涩

3、四肢乏力困倦

舌脉:舌苔白厚腻,质淡红、舌尖红,体较瘦,边有浅齿痕。脉弦,重按有力。

一般情况:

1、身高cm,体重58kg,体型匀称

2、平素特别怕冷,手脚经常冰凉,经常感冒

3、无发热,活动量非常大时才会鼻头出汗

4、工作压力大,经常生气

5、食量大,一天5顿饭,少食多餐,有时一天不吃饭也不饿;喜食温热、辣椒、油炸及烧烤

6、睡眠欠佳,半夜醒后难以入睡

7、小便量多色黄;大便不规律,有时1天1次,有时3~5天1次,初头硬,后稀软

8、听力正常

既往病史:做过人流手术,术后检查示一切正常

妇科经带:

1、月经:末次月经8月2日,前三天量少,后每天仅一点,至今未结束。平时经期不规律,或提前、或推后;经量过少,色或淡红或暗红,经质正常;经期伴随腰痛、小腹胀痛、烦躁尤甚、情绪低落。

2、带下:量可,色微黄,质清稀,味腥。

辨证论治

诊断: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阳郁不伸,湿滞化热,肝郁脾困,冲任失调,互为因果。

辨证思路:

患者营养一般,病起长期郁怒、久食辛热,导致气机郁结,湿浊不化,内热渐生。阳热内郁加湿浊阻滞,令气机无以宣展,进而导致肝脾肺三脏功能失调,遂见畏寒易感、咳嗽胸闷、胁痛腹胀、大便初硬后软,倦怠乏力,四末不温;但因内热作祟,故又见多食易饥、口苦口臭、双目干涩、睡卧不安。

气为血之帅,气病日久,延及血分。湿热下注,扰乱气血,冲任失调。遂致经期错乱无常,或前或后,绵延不尽,伴见经痛燥烦,加之中焦被困,化源不足,血量必少。

再验之于舌,苔白厚腻、边有齿痕,里湿无疑;质淡体瘦,必有正虚。舌尖红者,上焦热也。

治疗:阳郁为本,湿热是标。法当开郁为主,祛湿清热为辅。

1、移情易性,清淡饮食,绝病根;

2、处方:①四逆散合二妙散加黄芩、白术、白茯苓、仙鹤草等味,七剂。

②参三七粉,温开水冲服。

效果:三剂血止,七剂胁痛、口苦、胸闷消失,后续治疗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两月,诸症始除,病人自述疗效满意。

按语

崩漏属常见妇科血证之一,《医宗金鉴》说:“淋漓不断名为漏,忽然大下谓之崩”,指出二者因病情轻重缓急的不同而有崩中和漏下之别,此例患者即为漏下。一般认为本病的病机有“正虚、血热和血瘀”三端,治法亦不离“塞流、澄源与复旧”三法,临床常用方有傅青主之固本止崩汤、逐瘀止血汤,张景岳之左、右归丸以及近代诸妇科名家之验方,如将军斩关汤、清热固经汤等等,不一而足。

个人认为,凡治血证,切不可见血止血,炭药猛投,否则会酿成瘀结难除之痼疾。治疗除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大法外,尚有一最大之法门——即审证求因,治病必求于本。

本例患者虽以“月经滴沥不尽1月不止”为主诉前来就诊,然四诊之后,知其有诸多不适,既有畏寒易感,倦怠乏力,手脚冰凉,大便先硬后溏等阴症,又有心烦失眠,多食易饥,口苦口臭,双目干涩,小便黄等热象,还有咳嗽胸闷,胁痛腹胀等气滞见症,症状表现复杂、疑似,然经详问病人后,知其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生气,喜食温热、辣椒、油炸及烧烤食物,又不易出汗,气郁生热,在所难免。透过这一病因病机,回头再看病人脉症,胸闷胁痛,口苦心烦,脉弦有力,此非柴胡证乎?此时若能娴熟《伤寒论》原文,必然想到第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证多有七情所发,其症象外望似阴,实为郁热,临证时要注意不可被假象迷惑。观此病人,胸闷胁痛者,气机不通也;四肢不温者,阳郁不达矣。其主要症状及病机,皆与此方相应,故用之。同时,此人阳郁日久,酿生湿热流注下焦,这从二便和带下可以看出,此亦为漏下缠绵之一原因,故选二妙散相合,另加白术、茯苓者,给湿热找一出路也。仙鹤草、参三七皆扶正止血之药,亦为本证之所必须。方证病机丝丝入扣,故服之自无不愈之理。

此外尚需牢记,诊治崩漏,务必首先排除妊娠胎漏、肿瘤出血和原发内科血液病等导致的出血,以免延误诊断,造成严重后果。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mwch.com/tjyy/3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